教育熱話|馬米高暗串Do姐英語口音生硬 補習名師分析港人學習英文問題
發布時間: 2024/03/09 10:00
最後更新: 2024/03/12 13:14
【學英文/馬米高/鄭裕玲】最近,在Spencer的課堂上,剛好討論到一位傳奇人物——「DoDo姐」鄭裕玲,她從熒幕前走到幕後,開設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,迎接新的挑戰。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,包括教育界的網紅都爭相評論。作為一名從事多年的英文教學導師,我也有一些想法,想透過這篇專欄與讀者分享。
最新影片推介︰
1. 我的個人經歷:學術英文與生活英文的落差
記得在2020年,我曾經到英國的愛丁堡大學進行短期學術交流,那時我自認為我的英文水平相當不錯——畢竟我在香港大學讀書。但是當我踏上這個有著千年學府經歷的城市時,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在與當地人交流時竟然感到吃力。最深刻的是到埗後兩星期,很多時都聽不清楚對方的問題,經常要問Pardon/ Can you repeat the question? 但這是不是等於Spencer的英文很差呢?
以我自己在英國留學期間,我自問自己英文不是很差,但我記得初到第一個星期感到非常難受,基本上所有英文都聽不明白,最記得第一次去銀行申請信用卡的時候,我一隻字都聽唔明,我只能夠不斷說可以再說一次嗎? Pardon / Can you repeat this?
我還記得當時情景非常尷尬,難道這就代表老師的英文很差嗎? 因為很多時候外國人為了方便,用字會非常精簡,一詞多義。
2. 香港人只着重文法 習慣吹毛求疵
坊間以至Spencer本人都會不斷推出一些14小時急救文法補底計劃、精讀計劃,令到大家非常重視文法,於是乎每位讀者或者家長都會對任何英文生字或錯誤殺一儆百。
其實外國人雖然都重視文法,但基本上能夠溝通表達到就可以,並不在意每一個細節位,當然我經常都提及你一定要掌握基本概念,不能犯大錯,因為外國的英文學校都叫做Grammar School,而不是English Language School,足以證明文法對於一個語言基礎的重要性,但問題是在於由於我們太側重文法,所以當我們去理解外國人對話時,往往忽略外國人最喜歡用的修辭手法,包括語帶雙關及諷刺。
3. 對話中的文化差異與修辭技巧
在英國的日子裡,我學到了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理解英國人在對話中常用的修辭手法。比如他們說的「Interesting」,可能既有表面的「有趣」,也可能隱含諷刺的意味。這種差異在香港的英文教育中很少被提及,但卻是與外國人有效溝通的關鍵。
那麼是不是如果我聽不明白,就代表我英文很差呢?會不會是因為未能深層意思,又或者缺乏在外國生活的經驗呢?
4. 語言學習心態:批評與鼓勵的平衡
而香港人經常批評一個人英文好與不好,只是單憑他們的英文文法、英文用字,以致與能夠順利與外國人溝通,但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都沒有生活過在外國,寒窗苦讀10多年英文,我們基本上已經能夠與一個外國人溝通,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。
舉個例子,我記得其中一個對話我與外國人說,他說我平時說話很像Serena van der Woodsen,最初我並不理解他的意思,但跟他熟悉之後再反問他,我就記得這是我小時候看的Gossip Girl,美劇入邊所提及的一個女主角,他是其實想借助這個角色,形容我平時性格開朗,有時說話幾幽默,但他們並不會直接說你性格開朗,因為外國人習慣不會那麼直接地表達出來。
那麼如果我當時聽不懂,是不是代表我英文不好呢?
5. 過分放大每個英文發音及用字的錯
最近筆者因為中六同學要應對公開試,每一天晚上都進行了馬拉松式的說話練習,我經常跟他們說機會難得,我每天能跟你們溫習的時間可能只有30分鐘,很多時候我都是用所需時間,例如搭車食飯的時間幫他們練習。
雖然他們很明白機會難得,但是例如每一次有15個同學在線上會議準備之後,每次都少於4個同學願意開鏡頭、開咪去分享。即使距離公開試只剩下不足10天的時間,私底下他們說很怕會說錯話,很怕會受到批評,亦都很怕有錯之後就會感到非常尷尬,自信心受挫。
我記得我以前小時候都有這個經歷,因此英文雖然寫作不錯,但說話一直停滯不前,但我記得到了高中遇到一位良師,他給予我很多鼓勵及機會,即使我當時未必是口才最好,但他主動推薦我參加各種全港性的演講比賽、朗誦比賽。
我記得初中時我英文朗誦比賽只能夠取得65分,但到中五時因為受到老師的鼓勵,以及慢慢建立自信,最終取得83分,成為當時區內第二名,坦白說這並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。
6. Spencer最後的說話
最後,我雖然並不認識這個事件中的兩位人物,但我以上的分享並沒有任何惡意成分,因為我覺得無論DoDo姐還是馬米高,他們願意在推廣英文學習上作出貢獻,在社會引起討論,對作為一個英文補習導師而言已感到開心。
由疫情開始,大家對學習英文的氣氛不再如以往一樣濃厚,尤其高中方面,明知英文科對入大學非常重要,卻不願意努力,經常抱有三分鐘熱度,甚至半放棄狀態,經常覺得只要每次英文剛剛合格,就可以換取入大學資格,心存僥倖的態度。
作為一位英文導師,我是非常擔心的,亦更令我擔心香港社會未來的英文水平如何。
Spencer Sir希望社會在搶人才的同時,都學會如何培養人才,栽培人才,透過正向心理學,推動大家繼續學習要進步,共勉之。
【文章由Spencer Sir授權刊登】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撰文 : Spencer Lam 英文補習名師